近年來,福利管理正從傳統保障機制向戰略性人才管理工具演進。作為整體薪酬回報的重要構成,福利不僅承擔著基礎保障功能,更成為企業傳遞文化價值、增強組織吸引力的關鍵載體。尤其在BANI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完善和優化福利設計激發關鍵人才效能,將福利投入轉化為員工敬業度和組織績效的提升,已成為企業人力資本管理的核心命題。
中智基于對福利管理趨勢的持續洞察,2025年度以企業福利新視野:中國式福利管理創新路徑為主題開展專項調研。本次調研共有325家企業參與,搜集有效樣本316份,國企、民企和外企樣本分布均勻,覆蓋華東、北方、華南、西南、華中區域的多個城市,以及信息技術、高端制造、消費品、建工地產、能源化工、醫藥健康等10余個行業。
本次調研創新構建福利有效性評估模型,涵蓋統籌性、保障性、靈活性等維度,同時聚焦工會福利、彈性福利、用餐福利、年節福利、激勵認可五大實踐場景,通過量化分析福利投入產出效能,解碼福利策略與組織績效的關聯機制,助力企業構建兼具政策合規性、市場競爭力與文化感召力的中國特色福利管理體系。
本篇為《2025年企業福利策略和管理趨勢調研報告》精華分享(上),針對福利有效性提升進行關鍵解讀,下篇將針對福利管理五大實踐場景進行分享。
本次調研應用福利有效性評估模型,旨在幫助企業診斷福利體系問題,通過提升福利投入產出效能,構建幸福力驅動組織。
·福利投入端包含成本投入合理性(包含總體和單項福利成本),以及統籌性、保障性、靈活性、透明性、差異性和激勵性這六個福利有效性評價維度;
·福利產出端包含福利實施效果及員工福利滿意度兩個方面。員工福利滿意度,既是企業幸福力的直觀體現,企業從滿意度感知、員工全流程體驗及心理價值層面,持續塑造溫暖、包容的組織軟環境;更以滿意度提升為支點,驅動員工敬業度進階,進而作用于工作效率優化、員工保留強化,以及組織績效與人效的雙重提升,最終實現福利對 “組織發展提效” 與 “員工幸福增益” 的雙向賦能。
數據來源:中智
《2025年企業福利策略和管理趨勢調研報告》
01.統籌性
·福利管理體系與統籌管理:調研結果顯示,超七成企業建立了統一的福利管理體系,22%的企業設有獨立福利管理崗或團隊負責福利統籌管理,72%的企業由HR或其他職能兼任。
·數字化管理和福利發放:近六成企業使用數字化平臺/系統管理福利,其中22%的企業已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如發放、選兌、數據分析),36%的企業用于基礎操作(如發放)或部分福利項目使用。員工福利日常管理與發放途徑,37%的企業采用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的福利管理平臺,另有14%的企業采用自建平臺。
·福利效果評估與改進:57%的企業會定期評估福利項目的效果,其中近三成企業通過員工滿意度、ROI等量化指標進行評估。近半數企業針對員工不滿意的福利項目進行過優化,其中19%的企業會定期進行優化和改進。
數據來源:中智
《2025年企業福利策略和管理趨勢調研報告》
02.保障性
·福利項目:九成左右企業為員工提供年節福利和假期福利;六成左右企業提供關愛慰問福利、餐飲福利、健康管理福利、差旅與派遣福利;半數左右企業提供商業補充保險、通訊福利、交通福利、團隊建設福利、高溫/供暖津貼。
·覆蓋對象:超七成企業提供的福利項目均覆蓋全員,24%的企業提供的一些福利覆蓋全員,一些福利項目覆蓋部分員工。
數據來源:中智
《2025年企業福利策略和管理趨勢調研報告》
03.靈活性
·福利項目靈活選擇:超半數企業的福利項目可靈活選擇,其中分別有16%的企業所有福利項目或大部分項目均可靈活選擇,22%的企業統一設定核心福利,少量開放自選。實施靈活福利過程中企業遇到的主要挑戰有員工選擇分散導致采購成本增加、員工對規則理解不清需頻繁溝通、福利平臺支持不足等。
·員工福利選擇權:企業賦予員工福利選擇權的模式主要有三種,分別為發放固定積分/額度,員工自主兌換,提供“基礎套餐+自選升級”模式,以及完全開放福利商城,員工按需下單。
數據來源:中智
《2025年企業福利策略和管理趨勢調研報告》
04.透明性
·福利宣導:超八成企業會進行福利項目的內部宣導,其中分別有21%的企業會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宣導,另有四成企業在福利更新或新員工入職時才會宣導。企業向員工傳遞福利信息的渠道主要有員工手冊/福利說明書、企業內部系統、定期郵件/公告推送、宣講會或培訓等。
·反饋機制:超六成企業員工有渠道反饋對福利政策的意見,其中34%的企業有正式反饋機制。59%的企業允許員工參與部分福利政策的設計或優化,其中23%的企業設立員工福利委員會或意見征詢會。超八成企業員工能實時查詢個人福利使用情況。
05.差異性
·差異化實施:近半數企業進行福利差異化實施,主要區分員工層級/類型差異實施,同時大部分企業會識別員工的差異化福利需求。企業福利差異化實施主要體現在福利金額/標準,另有42%的企業體現在福利項目數量。企業差異化實施的福利項目主要有假期、差旅與派遣、健康管理福利。
·核心人才福利:兩成企業針對核心人才提供特殊福利項目,以高端醫療服務/保險為主,另有部分企業提供家屬醫療保障服務、外地人才落戶政策、引進人才特殊津補貼等。
數據來源:中智
《2025年企業福利策略和管理趨勢調研報告》
06.激勵性
·激勵作用:企業福利對員工行為的顯著激勵作用,主要體現在工作積極性提升和長期留任意愿,其次為團隊協作意愿、績效目標達成和創新主動性。調研結果顯示,近半數企業(49%)表示福利改善對員工滿意度等指標產生積極影響。
·價值觀:超六成企業表示現有福利體系對文化和價值觀有正面傳播效果,其中31%的企業表示福利體系高度契合文化價值觀。
·人才決策:六成企業表示福利水平是影響候選人或員工入職或留用決策的因素,其中16%的企業表示福利是主要因素,44%的企業為次要因素。
數據來源:中智
《2025年企業福利策略和管理趨勢調研報告》
07.成本合理性
·福利成本:2025年員工福利成本投入占工資、薪金總額比例預計平均值為10.2%,人均福利成本預計平均值近八千元。
·福利標準調整:近七成企業的福利項目標準會結合企業成本與市場對標進行動態調整,其中24%的企業每年進行對標分析,制定決策。未來1-2年,有16%的企業準備增加福利投入,近四成企業福利投入不變,9%的企業降低福利投入。
數據來源:中智
《2025年企業福利策略和管理趨勢調研報告》
08.福利有效性挑戰和提升
·福利有效性評估:從參與調研企業的福利有效性評價結果來看,32%的企業為良好或卓越,近七成企業評價為中等或待改進。從不同性質企業來看,國企和民企評價為良好或卓越的比例高于外資企業;從不同區域來看,華中評價為良好或卓越的企業占比為44%,高于其他區域;從典型行業來看,良好或卓越占比最高的為醫藥健康行業(47%),其次為信息技術行業(37%);人員規模越大的企業,福利有效性評價為良好或卓越的比例越高,5000人以上規模的企業,11%評價為卓越。
·福利有效性挑戰和提升方向:企業福利管理存在的挑戰和不足主要為福利統籌性、激勵性和靈活性,其次為保障性、差異性和透明性。企業福利管理提升方向和存在挑戰基本匹配,重點提升方向為福利統籌性、靈活性、激勵性。
①.統籌性提升的具體舉措主要有制定福利目標與規劃、建立或優化福利體系;
②.保障性提升舉措主要有提高額度標準與增設福利項目;
③.靈活性提升舉措主要有提供個性化福利套餐組合與積分兌換;
④.透明性提升舉措主要有設立或優化福利溝通和反饋渠道、定期開展福利宣導等;
⑤.差異性提升舉措主要有針對員工差異化福利需求開展調研和識別,以及針對核心人才提供特殊福利項目;
⑥.激勵性提升舉措主要有優化福利項目設置和加強投產效果衡量。
數據來源:中智
《2025年企業福利策略和管理趨勢調研報告》
福利有效性VS福利滿意度:管理視角評價標準和員工滿意度評價之間存在錯位
整體來看,企業福利有效性得分和滿意度得分基本呈正相關的關系,即福利有效性評價得分越高,員工對福利滿意度的評分越高。盡管福利有效性和滿意度評價基本呈正相關,但企業福利管理視角評價標準(有效性)和員工主觀感受(滿意度)之間仍存在錯位,例如部分企業福利有效性得分高,但員工滿意度評分較低。企業可對福利有效性和滿意度評價結果進行診斷,并根據福利短板或薄弱維度進行針對性地改進,以提高員工對于福利的感知度,優化員工體驗,最終提升員工滿意度、敬業度和福利投產效果。
以上為《2025年企業福利策略和管理趨勢調研報告》精華分享(上),下篇將針對福利管理五大實踐場景進行解讀,敬請期待!
轉自:中智股份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內容作者或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關愛通觀點或立場。關愛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也不保證未來內容不會發生變更。 如本網展示內容的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關愛通會及時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