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人社部公布《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為執行彈性退休提供了配套政策依據,一起來看看吧。
01. 人社部發布《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共中央組織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的通知
人社部發〔2024〕9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組織部、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財政廳(局):
為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我們制定了《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F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實施中遇到新情況、新問題,請及時報告。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共中央組織部
財 政 部
2024年12月31日
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
為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體現自愿、彈性原則,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可以自愿選擇彈性提前退休,提前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3年,且退休年齡不得低于女職工50周歲、55周歲及男職工60周歲的原法定退休年齡。
第二條 職工自愿選擇彈性提前退休的,至少在本人選擇的退休時間前3個月,以書面形式告知所在單位。
第三條 職工按法定退休年齡退休的,所在單位應及時為其辦理退休手續。
第四條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所在單位與職工協商一致的,可以彈性延遲退休,延遲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3年。所在單位與職工應提前1個月,以書面形式明確延遲退休時間等事項。彈性延遲退休時間確定后,不再延長。
公務員、國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及其他管理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應當及時辦理退休手續。
第五條 彈性延遲退休期間,所在單位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或人事關系延續,單位和職工應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按照勞動合同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第六條 職工達到彈性延遲退休時間,勞動關系或人事關系終止,所在單位應按規定為其辦理退休手續。彈性延遲退休期間,所在單位與職工協商一致,可以終止彈性延遲退休,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
第七條 彈性提前退休的職工,應達到所選擇退休時間對應年份最低繳費年限;彈性延遲退休的職工,應達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齡對應年份最低繳費年限。
第八條 所在單位應不晚于職工選擇的退休時間當月,按規定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領取基本養老金申請,如實提供退休時間申請書等材料。
第九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及時對領取基本養老金申請進行審核。職工從審核通過的退休時間次月開始領取基本養老金。
第十條 對已經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不再受理彈性退休申請。
第十一條 各地區、各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充分尊重職工意愿,保障其依法選擇退休年齡的權利。用人單位不得違背職工意愿,違法強制或變相強制職工選擇退休年齡。
第十二條 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探索擴展退休服務,主動為臨近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提供關于辦理退休手續的預先指導和提前受理等服務。
第十三條 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彈性退休的,應當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和規定程序報批同意。
第十四條 本辦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2024年12月31日前已經達到原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不適用本辦法。
政策原文鏈接:https://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shehuibaozhang/zcwj/202501/t20250101_533701.html
02. 關于彈性退休的4個常見問答
①. “退休年齡”變在哪兒?
彈性退休制度的實施,讓退休年齡從過去的剛性節點變成了一個彈性區間。勞動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區間里的年齡退休。但是基準點就是“法定退休年齡”。什么是法定退休年齡?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過去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0周歲,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為50周歲和55周歲。
《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提出,從2025年1月1日起,男職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齡55周歲的女職工,每4個月延遲1個月,分別逐步延遲至63周歲和58周歲;原法定退休年齡50周歲的女職工,每2個月延遲1個月,逐步延遲至55周歲。
②. 彈性退休如何體現?
法定退休年齡發生變化之后,彈性退休是如何體現的呢?
按照規定,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所在單位與職工協商一致的,可以彈性延遲退休,延遲時間最長不超過三年。
舉個例子:
如何“往后彈”?
· 一名男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62周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所在單位與他協商一致繼續工作,可以在62周歲至65周歲期間彈性延遲退休。
· 一名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56周歲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所在單位與她協商一致繼續工作,可以在56周歲至59周歲期間彈性延遲退休。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張熠表示,這段時間里,相對返聘等非正式的雇傭,職工仍然享有比較全面勞動權益保護。
舉個例子:
如何“往前彈”?
· 一名1970年1月出生的男職工,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1歲4個月。按照政策規定,他可以最早選擇在60周歲退休。
· 一名1982年1月出生的女職工,原法定退休年齡55周歲。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齡為58周歲,未來可以選擇在55周歲至58周歲之間彈性提前退休。
· 一名1979年1月出生的女職工,原法定退休年齡50周歲。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齡為52周歲1個月,未來可以選擇在50周歲至52周歲1個月之間彈性提前退休。
按照規定,實行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后,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可自愿選擇彈性提前退休,提前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3年,且不低于女職工50、55周歲和男職工60周歲的原法定退休年齡。
③. 如何辦理彈性退休?
從上面的解讀中,不難看出彈性退休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主、靈活。彈性提前退休怎么辦理呢?個人又該如何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
· 職工自愿選擇彈性提前退休年齡的,至少在本人選擇的退休時間前3個月,以書面形式告知所在單位。
·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所在單位與職工協商一致,選擇彈性延遲退休的,所在單位與職工應提前1個月,書面形式明確延遲時間等。
· 彈性提前退休的職工,應該達到所選擇退休時間對應年份的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
· 彈性延遲退休的職工,應該達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齡對應年份的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
舉個例子:
一個男職工2031年達到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齡,當年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6年。
· 如果選擇在2029年彈性提前退休,只需要滿足最低繳費年限15年。
· 如果該職工彈性延遲退休到2034年。2034年領取基本養老金時,只需要滿足2031年他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當年的最低繳費年限16年即可。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秘書長魯全指出,從總體上而言,是一個從低的原則。對于參保者或者對于養老金領取者而言,有利于達到最低法定繳費年限。
④. 彈性退休的權益如何保障?
彈性退休制度實行后,職工的個人權益如何保障?社保經辦服務又做了哪些優化?
《暫行辦法》規定,彈性延遲退休期間,單位與職工勞動關系或人事關系延續,應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
所在單位應不晚于職工選擇的退休時間當月,按規定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領取基本養老金申請,如實提供退休時間申請書等材料。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及時對領取基本養老金的申請進行審核,職工從審核通過的退休時間次月開始領取。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主動為臨近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提供關于辦理退休手續的預先指導或提前受理等服務。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張熠介紹,我國養老金包括單位繳費的社會統籌部分和個人繳費的個人賬戶部分。社會統籌這部分和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繳費工資基數、繳費年限掛鉤。晚退休一年,社會平均工資更高;繳費年限更長,養老金待遇更高;繳費越實,繳費基數越高,待遇越高。
彈性退休賦予更大的選擇權,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工作意愿、企業需求、身體條件、家庭情況選擇退休時點。
據相關經辦人員介紹,對于臨近退休人員,特別是2025年一季度申請退休的人員,彈性提前退休的申請時間已不足三個月,也將特事特辦,急事特辦。
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時間對照表
來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智浙江綜合整理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內容作者或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關愛通觀點或立場。關愛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也不保證未來內容不會發生變更。 如本網展示內容的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關愛通會及時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